来源: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
发布者: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
发表于: 2018-11-30
点击量: 13904
【编者按】不必说逸华楼前飘舞的翩翩羽叶形如檀香扇,运动场跑道上的微微晨露凝干在清风中,也不必说琴韵广场渐渐纯净的碧绿,悬铃木间日益深浓的金黄,单是进入大门,就有无限趣味。当文化石的竹丛在秋风中摇曳,你是否听出,那声音飒爽如金石,已和夏天不同?秋风习习,吹落片片秋叶;秋笔沙沙,写下篇篇文章。同学们细腻的心灵感受到了这些,敏锐的眼睛观察到了这些,他们寓情于景,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想象,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情感,用手中的笔,将美景转化成文字,一个个汉字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便成了动人的文章。美景因赋予了别样的情感而更加动人了。
灰碧的秋
高一十六班 孟维贺
在校园里捡到了一片落叶,夹进书页里去了。叶形并不标准,窄窄的,似乎只会向前长而忘记左右扩散了。而让我惊奇而感动的是它的色:右边是深深的枯黄,又泛着红,好似燃着的火苗,又似深秋的昏黄,亦似高原上人们被烤红的面颊,一张残年的脸。左侧却是深绿的,绿而软,软而韧,仿佛以为它还在盛夏。
“它想挽留夏天。”
这浓缩了两季的叶子,是在琴韵广场上拾得的。操场上的草似是不知已入秋,仍是绿而碧的,远看像蒙了一层灰黄,少了些生气,是天空映出的颜色。那草不密,却软软的,如轻柔的羽毛;羽毛上零星地分布着些焦枯的叶子。
这个秋,叶子落得很慢,似乎每片叶子都想延长它们与枝丫三季的缠绵。最先落的是小叶子,手心那么大,却很重,拿在手像一只小扇,没有什么味道,是未经风雨就回归尘土的新叶们。那之后再过三四天,最大的叶子掉下来了。大片的叶子轻而脆,踩上去是令人舒适的喀嚓声,成了一地的碎末。那是叶的呻吟,是秋的欢声。踩到能响的叶子(大多是焦黄而上凸的),心里会莫名的快活;而不响的会让人恼火,便去下一片叶子,这也许就上瘾了吧。最后落的大多是大小居中的叶子,恰好可以夹满一本语文书。它们落的最快,一下午,水泥色的粗糙路面便盖满了一层金黄;晚风刮过,它们聚在某个角落里,才有了一点颓圮的气息。这时你能嗅到浓浓的叶香,这就是生命最后的气息,像吃了一个没熟透的秋柿子,又像在冬雪漫天中泡开的铁观音。
秋的天,美得过分了。你便在校园里走吧,在校门口,在紫藤廊,在回宿舍抑或去食堂的路上,随意地那么一抬头——一抬头,就是一片醉人的天空。通常是蓝色的,比北京的阅兵蓝更深、更紫一点,但也没到那种高原上“滴出水”的感觉。那是一种优雅,自然而高远的蓝,缀有丝似的白云,末端牵着几条缥缈的雾线,似有似无的,像无意中在画布上蹭上的油彩,一种缱绻的感觉。一位作家写“飞鸟在拍着翅膀在云间游戏时,飞行的轨迹便成了云”,若真是如此,也难怪云儿总是来去匆匆了。
秋的水,一日比一日明,一日比一日亮。校中的河很浅,一尺不足吧,乍一看只能看见灰绿泛黄的藻在石块上蔓长,鱼儿摆尾带起的波光才能让你感受到清冷的水的存在。秋水有声,其声泠泠,像美人轻轻拨动了一下水琴所发出的幽响。
午饭后,悠扬的名曲从小提琴上泻出时,我总会驻足在琴韵广场前,凝视那位拉琴的姑娘。问问她,多少年来,一中的秋都是如此美丽而灵秀吗?枯叶,碧天,明水,红楼,是一个灰碧的滤镜,装在代代一中人的眼中,让他们笔中的墨汁,总带有几分情愁。